DB61∕T 1817-2024 桑蚕茧干燥技术规程(陕西省)
ID: |
616F23C356AB4C1C87C42672A2000565 |
文件大小(MB): |
0.17 |
页数: |
6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9/3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65.020.01,CCS B 47 DB61,陕西省地方标准,DB 61/T 1817—2024,桑蚕茧干燥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drying silkworm cocoons,2024 - 04 - 03 发布2024 - 05 - 03 实施,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61/T 1817—2024,I,目 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与定义1,4 技术要求.1,5 干茧检验方法2,DB61/T 1817—2024,II,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陕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康市蚕桑产业发展中心、陕西天成丝业有限公司、安康市宝业丝绸有限公司、,安康学院、石泉县蚕桑发展服务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正余、孙浩勇、陈贵攀、程世燕、李海洲、李兆鹏、董百顺、刘强、山敏、,姚程杰、王小平、廖和菊、张正毅、温建如、陈蓓、孟刚、马新鸿、秦超、王功献、陈佳、李琴、熊莹,莹,本文件首次发布,本文件由安康市蚕桑产业发展中心负责解释,联系信息如下:,单位:安康市蚕桑产业发展中心,地址: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育才西路126号,电话:0915-3029001,邮编:725000,DB61/T 1817—2024,1,桑蚕茧干燥技术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桑蚕茧干燥的技术要求和干茧检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桑蚕鲜茧的烘干技术和检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DB61/T455干蚕茧质量检验技术标准,3 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烘率drying percentage of cocoon,一定质量的鲜茧烘干至适干时的质量占鲜茧的百分比,3.2,烘折drying discount of cocoon,烘折是鲜茧与烘得干茧量的百分比,习惯上指烘成100 kg干茧所需鲜茧量的公斤数,3.3,半干茧half dried cocoon,鲜茧通过烘干,烘除了一半左右自由水分的茧,烘率在50 %~70 %,3.4,全干茧full- dry cocoon,烘率在40 %~42 %的蚕茧,3.5,还性cocoon moisture equilibrium,半干茧出灶冷却后堆放,使茧层间水分和热量平衡均匀的过程,4 技术要求,DB61/T 1817—2024,2,4.1 干燥方法,分段法和直干法,4.2 分段法,4.2.1 预热期,烘干室90 ℃~95 ℃持续0.3 h~0.5 h,4.2.2 恒速期,烘干室100 ℃~120 ℃,烘率达到60 %±5 %,4.2.3 减速期,烘干室60 ℃±5 ℃,烘率达到45 %±5 %,4.2.4 还性期,出烘干室在堆场放置3 d~5 d,4.2.5 复烘,烘干室100℃±5℃持续4 h~4.5 h,4.3 直干法,115 ℃±5 ℃持续6 h±0.5 h,4.4 半干茧处理,4.4.1 散热,应在堆场内放置3h~5h,4.4.2 堆放,4.4.2.1 垄堆,半干茧堆成畦底宽1 m左右,面宽0.5 m左右,畦高0.5 m左右,畦中插通气笼,畦与畦间留通道,堆放3 d~4 d,4.4.2.2 篮堆,“品”字形堆放,高度不超过2 m,注明出烘干室时间。堆放5 d~7 d,4.5 贮藏条件,室内贮藏,温度25 ℃~35 ℃,湿度75 %以上,5 干茧检验方法,按照DB61/T455执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